知名特殊儿童康复训练机构-安徽小海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特殊儿童
康复训练及家庭心理服务机构
统一服务热线
0553-3932766
17730092555
■
2015年度中国儿童心理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
2016-2017年度心理健康普及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
2016-2021年安徽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团体会员单位
首 页
中心课程
自闭症康复
语言能力训练
多动症康复
感统训练
专业评测
自闭症评测
感统测评
多动症评测
百科资讯
感统百科
自闭症百科
多动症百科
儿童心理百科
特殊教育资讯
专业团队
专家团队
咨询师团队
中心网课
贾老师讲感统
独孤客文君
吴语会言
公益活动
感统训练班
家长课堂
中心活动
中心介绍
小海龟介绍
中心使命
合作伙伴
中心荣誉
发展历程
小海龟心理咨询
您的位置:
首页
>
感觉统合失调
>
感统的常见问题
> 正文
中心介绍
>
提升网课
>
感统的常见问题
>
小海龟课程推荐
感统训练和体能训练的区别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0-09-01 15:21:26 点击:0次
现在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很多家长越来越容易掌握许多孩子方面的信息,比如感觉统合,但是即使知道,也有许多家长并不知道感觉统合是什么,仅仅把感统训练当成一种简单的运动方式,以致于让自己的孩子错过了最佳的训练时机。
事实上,被感觉统合失调困扰的孩子并不在少数,目前有数据统计的大概在8成左右,因为感统失调许多孩子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和自身身心健康都遭受到困扰,也因为感统失调而容易被别人误解。家长和社会一味用正常的标准去要求、衡量与评论他们,孩子们心里有苦说不出。
家长总是安慰自己,“别老认为自己孩子有问题” 、“我们以前不做感统训练,现在不是活得好好的吗?”、“感统训练方法不就是体育运动吗?你带孩子多跑跑步不就行了?”……
所以直到孩子上小学后无法正常上课、无法应对一般功课时,家长才开始着急、焦虑起来。那么在大家看来感统训练真的就是体育运动吗?如果不是这两者之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感统训练跟体育运动有什么区别?
感统训练是通过针对性强、刺激力度恰当的足量身体感官刺激活动,来促进大脑形成新的网络连结,以便更加完善机体的神经系统功能,进而展现出更良好的生命状态、生活能力与学习能力。
感统训练强调针对性,因人而异,需要专业测评后根据个案身体能力发展水平、心理状态、能量高低等来设定训练方案。
而体育运动,就拿跑步来讲,长时间的跑步,机体已经习惯同一动作的节律和速度,如要引起大脑的反应,需要更大的刺激量才能达成,这样很容易引起肌肉和骨骼的劳损。
另外,长期跑步,身体已经形成惯性反射,无需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也能轻松地进行。听歌边聊天,感觉不在身体上,各感官得不到刺激,大脑对肌肉和骨骼的动作无法产生新的反应。
所以,对于身体平衡控制不好的孩子,需要多角度的刺激前庭觉才能改善平衡情况。如果只是跑步,或做单一运动,帮助不大。更重要的是,体育运动无法给予孩子提供针对性的训练。
比如:
对于重力感严重不足的孩子,身体协调差,一跑就累;
视觉空间感差的孩子,一上自行车就恐高,动弹不得;
身体笨重,肢体不协调的孩子,一动就摔跤;
手眼协调不好的孩子,无法准确接球。
家长和体育老师如果不懂感觉统合理论,就无法理解孩子的“做不到”,甚至会认为“就是不会才要练,练久了就会”而强迫孩子去做,给孩子造成了强大的心理压力。
总之,感觉统合训练不同于一般的体能活动或游戏。它是个别化、针对性强的、促进身体神经系统完善的能力开发活动,必须经过教育、心理和生理三方信息整合的专业测评后,根据测评结果才能进行有效性的训练。
感觉统合是人类的本能,是一切能力的基础。所以,请大家一定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帮助孩子把身体一切能力发展的根基,用针对性的感觉统合训练打造好。让他在成长过程中,能客观、理智、轻松、愉快地面对一切人事物,创造出属于自己轻松、美好的人生。
芜湖小海龟儿童心理康复中心提醒各位家长,0-3岁是感统失调的黄金预防阶段,3-6岁是感统失调的关键训练阶段,6-9岁是感统失调的补救训练阶段,9-12岁是感统失调的抢救加强训练阶段,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相关文章:
>
感统训练和体能训练的区别在哪里?